李作平办公家具
247李作平办公家具:打造舒适与高效的办公环境 随着人们对办公环境要求的提高,办公家具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。 李作平办公家具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,以其高品质、舒适度和个性化设计广受好评。本文将介绍李作平办公家具的特点,并通过一个案例来展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...
查看全文全站搜索
龙海精艺家具有限公司于1993年03月18日在福建省龙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。
法定代表人柯炳灿,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产钢管家具及其零配件。
(出口不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品种)等。
龙海市九龙座椅有限公司于2003年03月25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。
法定代表人赖雪凤,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座椅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。
(出口不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品种)等。
龙海市义工协会是 2015年9月10日在龙海市民政局成立的慈善机构,办公地址为龙海市石码镇直扶街15号。
历史沿革 2015年9月10日在龙海市民政局成立。
主要职责 扶老助残、助学 接受政府委托进行青少年成长、安全社会工作 禁毒宣传活动 弘扬社会公德,传播公益文化。
办公地址 龙海市石码镇直扶街15号。
所获荣誉 2021年10月27日,龙海市义工协会被福建省民政厅标识为“福建省志愿服务组织”。
龙海市慈善总会是 2004年6月9日在龙海市民政局成立的慈善机构,办公地址为龙港市龙跃路298号。
历史沿革 2004年6月9日在龙海市民政局成立。
主要职责 筹募慈善基金,协助政府开展救灾赈济工作,开展扶老、扶孤、帮残、救难,组织热心支持和参与多种形式的慈善活动。
办公地址 龙港市龙跃路298号
厦门柏尔工贸有限公司于2014年01月07日成立。
法定代表人林顺进,公司经营范围包括:厨房、卫生间用具及日用杂货批发;其他未列明金属制品制造;其他家具制造;五金零售等。
公司简介 厦门柏尔工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7日,公司位于福建省厦门市,经营霏博尔办公家具、展示架,实施生产+网络销售经营模式,整合网络资源获取客户资源,灵活制作产品,实现用户自定义需求物化。
经营理念 公司注重产品细节和品质的呈现,以规范、专业、创新、共赢的经营理念。
企业文化 立足国各地区的装修建筑材料展示架制作,为家装行业企业的产品展示执行提供有力的品质保障,帮助企业通过物品程设提升企业形象。
公司地址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角美镇角海路64号
龙海区档案局是龙海区人民政府组成部门。
龙海区档案馆的前身,是1958年分别建立起来的原龙溪县档案馆和海澄县档案馆。
1960年龙溪县、海澄两县合并为龙海县,原两县档案馆也因此合并为龙海县档案馆。
1993年6月,龙海县撤县建市,龙海县档案局(馆)改称为龙海市档案局(馆)。
慨况 以前,均称为档案馆,为正股级。
1982年9月,设立档案局,为正科级行政级别单位,与县档案馆合署办公,馆长由副局长兼任。
1984年2月,因精简机构撤消档案局,其业务职能归属档案馆。
1986年7月再度恢复设立县档案局,同样实行局馆合署办公。
此前,档案局(馆)均归属党委、政府双重领导。
1997年机构改革,档案局(馆)合署办公,归属龙海市委系列,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,仍为正科级别单位,局长、副局长兼任正、副馆长。
主要职能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政策法规及档案行业标准、规范制度;对全市档案工作统筹规划;对业务工作开展监督指导;对档案人员进行档案专业知识教育和业务培训;接收、保存和管理全市各种门类、各种载体的档案;指导开发档案信息资源,向社会提供档案利用服务;为两个文明建设发挥档案 的作用。
龙海市档案局(馆)至2003年在编人员13人。
其中:行政编制4人,事业编制8人,临时工1人;干部8人,职工5人;有技术职称的9人(其中:中级2人,初级7人)。
内部机构有:人秘科、业务监督指导科、保管利用科。
现任局长 周建东,大专学历,是一位具有开拓进取精神,善于统筹协调,工作认真负责,年轻有为充满活力的知识型领导干部。
上任后的短时间内,多方面争取,改善办公条件,更新档案装具(馆内一次性更换全新铁质档案箱拒),开辟专门档案利用阅览室,理顺上下纵横关系,为全市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,促进龙海市档案事业创新发展展现出优秀的领导才能。
2005年11月,光荣当选中国共产党龙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,首开龙海市档案局(馆)人员当上人大代表或党代表之先河。
龙海市档案馆“七五”期间被福建省档案局授予福建省一级档案馆,2004-2006年被龙海市委、市政府授予“文明单位”,多次被福建省、漳州市档案局评为档案管理先进单位。
馆藏 馆藏档案主要内容 迄至2007年6月底为止,龙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237个,案卷总数48745卷,资料7049册。
民国时期档案(资料)共17个全宗4889卷。
来源于民国时期的龙溪、海澄县政府和所属机关、社会团体、学校及国民党龙溪、海澄县党部,三青团和军、警、宪、特、司法等机构。
建国后档案43856卷,主要是1949年以来龙海市各机关事业单位,社会团体(含并县前的龙溪县、海澄县)的档案,内容丰富、完整,是馆藏档案的主体,是建国45年来,龙海发展的历史记录。
科技档案主要是公路与大桥新建、拓宽改造,商品楼、办公综合楼房、厂房修建等物业与施工管理的文件、图纸、照片等档案资料。
劳工档案主要有招工、补员、社会劳力调配(即计划内外季节工、临时工、合同工等)档案。
知青档案: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收回安置工作形成的文书、表册等。
人事干部档案主要有离退休、退职干部及死亡干部档案;受党政纪律处分的干部档案;精简下放和落实策收回安置的干部职工档案;受团纪处分的档案等。
粮食、土地清册是1954年龙溪县、海澄县土地状况和进行粮食“三定”工作中所形成的表册材料等。
土地普查档案主要是1960年—1964年土壤普查工作中形成的文件、表册等档案。
还有单位、个人建房用地申请及审批文件、表。
人口普查档案主要是第1—5次人口普查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、表册等档案。
馆藏图书资料情况龙海市档案馆资料共分为14大类,包括经典著作、文件资料汇编、计划统计资料、文史志书类、报刊索引、档案刊物、工具书等。
其中有:中共中央文件选集、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、日内瓦会议文件汇编、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规及宪法;华东军政委员会参事室编印“政策法令汇编”,福建近代、现代地方大事记、福建省政府公报、会议会刊与文件汇编等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、人民手册、中国新闻年鉴、 中国百科年鉴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及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综合性刊物;龙海县历次政治运动总结文件汇编、1960年防风抗洪斗争文件汇编及社教运动通讯、参考资料汇编等;还有文史资料汇编、《档案工作》、《档案学通讯》、《历史档案》、《中国档案》、《福建档案》、《上海档案》、《新华月报》、《华东政报》、《福建政报》、《人民司法》、《人民检查》等报刊杂志。
此外,有乾隆二十七年全集的《海澄县志》《龙海县志》、《福建通志》及《长泰县志》、《同安县志》等珍贵史料。
检索工具与编研资料、开放档案情况 为了迅速提高档案查准率、查全率,龙海市档案馆编制了各全宗案卷目录214本、全引目录225本、文件卡片15650张、人物卡片111955张;各种专题目录57本;录入计算机文件级条目2万多条(并在继续进行,参与全省联网)。
可从多角度地查找档案,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透明度,为实现优质服务起良好的保证作用。
为了配合档案有效利用,挖掘馆藏的潜力,本馆积极利用馆藏档案资料自编和与有关单位合编各种资料56种217.5万字,编写的资料有:《龙海县志》、《龙海县组织史资料》、《中共龙溪、海澄、龙海县(市)代表大会历次会议简介》、《历任县(市)委书记》、《历任县(市)长》、《区域划分》、《机构记录与编制》、《历次社会团体代表会议情况》、《十年改革有关经济政策》、《自然灾害》、《安全事故》、《地质矿产》、《林权、山界纠纷》、《华侨房产权》、《非在职干部名册》、《乡镇大队党支书、大队长名册》、《历年劳模名册》、《落实政策分姓清册》、《征用土地》等专题目录和表册。
1987年以来,龙海市档案馆经市人民政府批准,已分批向社会开放部分民国档案和建国后档案23797卷,其中建国前3813卷,建国后19984卷,文件级条目356955条。
档案馆基础工作及管理工作近几年来,龙海市档案馆不断加强档案基础建设和管理工作,不断完善规章制度,初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。
馆内主要规章制度有:《龙海市档案馆工作细则》、《龙海市档案馆人员岗位责任制》、《龙海市档案馆保密保卫制度》、《档案库房管理制度》、《防火安全制度》、《龙海市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规定》、《龙海市档案馆档案鉴定制度》、《龙海市档案馆利用档案资料的暂行规定》、《龙海市档案馆开放档案实施细则》、《龙海市档案馆查阅内部档案须知》、《龙海市档案馆查阅开放档案须知》、《龙海市档案馆关于龙海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办法》等。
龙海市档案馆目前已成为我市利用档案资料的中心,本着积极发挥档案作用,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、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,每年接待来访查档者二千多人次,受到各方人士的好评。
龙海市档案馆代码:435082 馆 址 龙海市海澄民政路27号